“做的多错的多”的悖论一直是职场上存在的显著现象,由此而带来的“躺平”“摆烂”等“习得性无助”心理一直困扰着广大干部职工。年轻干部是新时代的追梦人,是干事创业的生力军,更应该从内外归因之中获得破题之法,用“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愈挫愈勇、创造佳绩。
用“过则勿惮改”的态度钻研业务,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心性修养是青年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更应该坚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理想信念,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刚健勇毅,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请缨到改革发展一线、农村基层一线、服务群众一线等“事上练”,摒弃心理上的“温室感”,远离业务上的“舒适圈”,记录好工作上的“错题集”,勇于试错纠错,不断挑战自己的业务盲点,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用“祛衣请受业”的风度优化作风,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魄力。牛顿曾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对工作上的坎坷荆棘,如果一味“得过且过”“怕错不做”,那么永远只会停留在起跑线,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背道而驰。相反,用谦逊谨慎的态度多向老前辈虚心求教,用好身边的“活资源”,常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要多在服务发展、服务人民中淬炼,守住初心,常掸灰尘、常照镜子,摒弃“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观念,杜绝享乐主义、安于现状、骄奢淫逸的作风,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参谋服务能力。同样的,单位在建章立制的时候除了定岗定责传压力,还可以从体制机制上做足“传帮带”文章,组织师带徒“结对”,从外因上激发动力,让青年干部少走弯路,提升工作质效,为青年干部快速成长开辟一条“高速路”,以众力开启奋发有为新征程。
用“容错且纠错”的高度落实保障,聚集“栉沐风雨自担当”的合力。“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多做多错”等顾虑,为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干劲,各级机关可以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将机制创建与地区发展核心结合起来,把握好容什么错、谁来容错、结果如何运用、怎样纠错等关键环节,坚持从严管理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坚持用机制为作风正派、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组织部门在选人用人中,也应该向具有创新、进取、实干精神的干部倾斜,健全差别化考核办法,形成明责、履责、问责、减责的清晰链条,减少问责“乱打”“误伤”“一刀切”现象,树立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鲜明导向,推动广大干部在守住底线的同时,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