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正名为基层减负 撑腰鼓劲为干部松绑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隘口乡 尹先刚   发布时间:2023-06-01 17:35   阅读量: 1124    ]

“今天的会很暖心,感谢组织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查清事实,及时为我澄清正名,解开了我的心结,在我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今后,我将挺起腰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不负组织的关心和厚爱。”日前,在隘口乡西源村召开的一场澄清正名会上,被举报人陈某如释重负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2023年2月,隘口乡纪委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有群众反映西源村村干部陈某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骗取国家扶贫专款专项,致使60岁老人被银行拉黑。

收到问题线索后,隘口乡纪委按照工作程序立即成立初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调取银行贷款办理材料记录、走访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走访和分析研判,信访举报件所反映的问题不属实。事后,隘口乡纪委在西源村召开澄清正名会,当面向群众反馈调查情况,为被举报人澄清正名,消除误解。

这次澄清正名会议是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澄清证明工作的一个缩影。

监督执纪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诬告错告不仅会挫伤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会助长“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宁愿不干事,也不愿出事”的不良风气,影响十分恶劣。今年来,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在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的同时,及时对不实信访、举报进行澄清,激励一线干部勇于担当、全力作为。

县纪委监委坚持依规依法依纪、实事求是、审慎从严、不枉不纵的原则,严格甄别合理举报、诬告陷害和错告误告,对失实的检举控告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研判、分类处置,细化澄清正名的适用范围、应用程序、结果运用,确保澄清事项有纪法支撑、澄清理由有纪法依据、澄清活动有纪法保障。今年以来,已灵活采取书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多种方式,先后为6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树立了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导向。

“只有及时为被误告错告的基层党员干部澄清事实,为被诬告陷害的基层党员干部撑腰鼓劲,才能在思想上为党员干部减负松绑,让他们能够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而无后顾之忧。”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撑腰,向诬告陷害者亮剑,真正关心好、保护好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推动形成激浊扬清、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态。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