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五个加强”助力作风建设上新台阶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刘晓斌   发布时间:2023-06-01 08:36   阅读量: 1570    ]

作风是指个人或组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作风体现在党内是党风,体现在政府是政风,体现在行业内是行风,体现在会议上是会风,体现在学习上是学风,体现在工作中是工作作风,体现在一个家庭是家风。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将主题教育、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等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以“五个加强”助力作风建设上新台阶。

加强作风建设就要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从“四风”到“八项规定”,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与发扬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百年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经验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较真碰硬、善作善成,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力量。

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才能经得起风吹浪打,走得稳、走得远。因此,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思想上固本培元,让初心使命在内心深处真正扎根。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修好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常修常炼、常悟常进。要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慎独慎微,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时刻警惕,拒绝诱惑,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锻造过硬能力、过硬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建立和完善体制机制。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根治作风顽疾,建章立制是最根本、最有效、最管用的。多年来,我们党把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探索和形成了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一系列制度,以刚性的约束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和制度思维,引导党员干部形成自觉学习制度、维护制度、尊崇制度、恪守制度和运用制度的思想行为,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良好氛围。

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健全惩戒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实施职责追究,是健全改善作风常态化制度的重要保证。要增强作风制度的强制性和执行力,对群众举报、媒体反映、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应进行快速核查、及时处理,尤其对顶风违纪、踩“红线”、闯“地雷”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强化震慑作用,杜绝“破窗效应”,坚决纠正和惩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

加强作风建设就要抓常、抓细、抓长。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抓作风建设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就以眼下而论,“四风”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老问题改头换面还在出现,新问题又接二连三暴露出来。这一切都警醒我们,改作风还得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去捡砖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块,明天他拿一块,最后塔就轰然倒掉了。倒下来是顷刻之间的事,但过程是渐进的。”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分析,揭示出作风问题常起于毫末、积于忽微,任其蔓延必将积重难返的规律,阐明了作风建设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标本兼治的根本方法。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改作风,怕的是虎头蛇尾,难的是善始善终,要的是久久为功。风化俗成需要时间,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来不得半点松懈、松劲。针对突出问题,我们拿出过硬措施,完善制度约束,做作风建设的积极践行者,时时处处,点滴做起,一言一行树形象,一笔一画写好人生,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真正使好的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