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小事小节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的是人品,是素质,是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只有在小事小节上加强防守,从一点一滴上完善自我,做到小事不放纵、大事不糊涂,才能够坚守住为民初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守小事小节,要有慎初慎微精神。“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个人最难做到的是保持初心、最宝贵的也是保持初心。纵观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其中的法宝之一就是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员干部自身来看,选择入党、担任公职,最初都是志存高远、心怀梦想。当面对诱惑时,大部分人能做到明辨是非,却也有少数人打开了思想的第一道口子,慢慢理想滑坡、信念动摇,最终一泻千里。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和“破窗效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永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
守小事小节,要有慎独慎行精神。“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作为一种高度自律的状态,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东汉“四知”先生杨震用“暮夜却金”诠释了为官慎独的道理。我党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也曾这样解释共产党人的慎独,“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保持慎独的修养本色,就要严以律己、高度自律,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以时刻自省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
守小事小节,要有慎始慎终精神。作风问题无小事,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党员干部身上的大问题、大错误往往也是由小问题、小毛病而引发的,粗心、粗糙于一点点“小意思”“小恩惠”“小动作”,其终究会成为滑向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深渊的“第一站”。“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这些至理名言都在提醒我们,党员干部作为“领头雁”“带头人”,要铭记“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的道理,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见微知著、未雨绸缪,拒毫末之错于千里之外,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万里长堤溃于蝼蚁。小节关系大节,小事不容小觑。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小事小节做起,带头洁身自好、严守纪律,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做到严于律己、严以修身,防微杜渐、守牢底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