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炼就清廉“不坏金身” 方能铺平“成功之路”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招商中心 张铭   发布时间:2023-05-29 16:13   阅读量: 1454    ]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面对现实压力和各种利益的诱惑,一些党员干部的信念不够坚定,初心出现动摇,踩红线、栽跟头的现象时有发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终成一场空。为政者,只有守好廉洁自律的关口,在思想和灵魂深处恪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道德信念,将“廉洁乃为政之魂,勤政乃公仆之本”的政治品格坚守到底,才能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只留清气满乾坤。

坚守廉洁自律,是安身立命的前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廉洁自律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对待财富荣誉要有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充分认识到廉洁自律能让人一生平安,反之会带来灾祸。为政者自带光辉形象,容易受到群众的尊重,但若不自爱,必将声名狼藉,“天下第一廉吏”的名臣于成龙和“贪污之王”和珅不同的身前身后名,都是对为政者是否恪守廉洁的生动写照。今天的为政者更应将为官清廉作为更高境界和自觉追求,将“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的警训牢记于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坚守廉洁自律,是美好生活的基础。“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为政者,在无事的时候,要始终像有事的时候那样谨小慎微,在廉洁自律中追求美好的生活、维护幸福的家庭、教育好身边的人,清末重臣曾国藩成名后始终慎言慎行、清正廉洁,并亲撰“八本”家训代代相传,家运至今八世不衰。今天的为政者更要经常自警自省,面对着旱涝保收的工资、公务保证的经费、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要自我加强精神洗礼,算清“家庭账”“亲情账”,学习反面典型案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守护美好的家庭。

坚守廉洁自律,是远大理想的保障。“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为政者过不了廉洁自律这一关,就很难保证做一名清官、好官,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当在严守规矩、不逾底线中,践行入党誓词,始终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立志为国为民做一些实际的、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三心二意、半途而废甚至背叛初衷就会出大问题,今年贵州一名年轻的博士生厅官因严重违法违纪被查,令人唏嘘不已,即使天纵英才,也只能黯然离场。“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今天的为政者必须加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防微杜渐,坚持从小事小节守起,从高从严要求自己,以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才能筑牢拒腐防变堤坝。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