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廉有为”主题征文选登】勿忘来时路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王苗苗   发布时间:2023-05-29 15:50   阅读量: 1698    ]

1919年5月4日,在国家民族危难关头,一大批爱国热血青年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掀起爱国风暴,打开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局面。

1921年7月,百年中国历史长卷,由一叶红船启程。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同学少年”回应人民和历史的召唤,于悠悠小船之上发出了划破天际、响彻大地的最强呐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也正处于“船到中流”“行至半山”的关键时期。我们青年干部要担当起历史和民族的重要使命,做到讲原则、守底线、守规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青年干部,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

“你不能做一个贪官啊!”尤记得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爷爷当时对我期许,年轻的我内心觉得“贪官”好歹得是个“官”吧,便调皮地向爷爷反驳:“爷爷,这才哪到哪啊?怎么可能呢?”工作多年后,爷爷已经过世,如今才明白,是爷爷在给我系上了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郑某刚进入公务员队伍时工作尽职尽责,但是后来却放松了自我要求,沉迷于购买彩票,最终打上了诉讼费的主意,挪用了500余万元诉讼费购买理财产品。”观看了一些青年干部严重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违纪违法年轻化,少数青年干部因私利贪欲占据上风、荣辱观发生错位、价值观出现偏差,最终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导致美好的青春变得晦暗。

党纪国法这个“铁戒尺”标出了纪律的红线、法律的底线,我们青年干部不仅要守住这个硬底线,也要守住软底线,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纯净思想,选择正确的生活情趣和个人爱好,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方能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一批批为国家纪检监察事业奉献他们青春的时代楷模涌现祖国的神州大地:“纪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的李夏、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47天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死亡的乡镇纪委书记朱建波、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汪名南……李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无私奉献,用忠诚、干净、担当书写了纪检人的浩然正气。朱建波在日日夜夜的防疫战中忘记了自己刚刚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身体,甚至忘记服药,却始终没有忘记纪检干部的职责和使命。汪名南坚持原则,秉公办案,不办“人情案”、不办“关系案”,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勤勉履职、无私奉献。他们对党的绝对忠诚、对群众和事业的绝对热爱,他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精神,是我们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对标对表学习的榜样。

“你们年轻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你时刻要记住,你是一个纪检干部,你在与谈话对象谈话时,要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要有自己的问话逻辑,不能过于谦和,容易被谈话对象发现破绽,达不到谈话效果。”还是很清晰地记得,几年前刚加入纪检监察队伍时,一次谈话后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向我传授经验。得益于老前辈及时给我补上“斗争”这一课,在以后的案件谈话中,我异常注意自己的谈话技巧,注意观察,最终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是一份很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一次次的实战经历实现能力的提升。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青年纪检干部要牢记入党时举手喊出的铮铮誓言,牢记加入干部队伍时长辈的那一句简单叮嘱,牢记加入纪检队伍时前辈的那一段教诲。牢记初心使命,坚守清廉之本,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苦干实干,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青年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尤须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意识,回应一百年前“同学少年”的那一声声呐喊,当好红船护旗手。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