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崇廉尚洁、严以律己,国家就能正气充盈、永葆青春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在成长拨穗期扣好廉洁自律的“第一扣”,在成长黄金期系好廉洁自律的“安全带”,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修身律己,笃守内无妄思,笃行外无妄动,更好堪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古语有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徜徉亘古,卷卷浩史中,总有股股贪婪之浊流让我们历历在目;渺渺青史里,也总有阵阵廉洁之清风让我们刻骨铭心。中国,一个礼仪之邦,一个道德之国,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无论是屈原还是范仲淹,廉洁之风,修身之气,贯穿始终。当今世界,物欲横流,廉洁修身,有时已被金钱,名声,利欲抛之于脑后。然而,国无廉洁修身之风气,衰败倾颓之势,必将指日可待!因此,反腐倡廉,静心修身,势在必行!
廉如深山幽兰,不言自芳;欲似长堤蝼蚁,无孔不入。要做到达则兼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属不易。因此,廉洁修身,任重道远!多植荷花塘自清,勤读修身道自明,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品格道德,才是立身之本!面对一叠叠强取豪夺的钞票,面对一张张后悔莫已的贪官的脸,面对一滴滴发人深省的眼泪,面对一副副维护廉洁的镣铐,我们觉悟,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虽不能效仿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亦可做到,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在思想上,青年人是新时代的新力量,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真正承担起青年人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做反腐倡廉的生力军,为新时代注新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青年人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戒尺”高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将遵纪守法、以俭修身、以廉兴业、尽职尽责等当作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以自尊、自警、自爱、自省的态度踏实干事,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年,要扬清廉之风,做清廉青年。
在行动上,我们要坚持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把实事做好,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拒腐蚀,永不沾,做到处事要公、待人要诚、对己要严。在工作中,通过员工之间的督促与制约,形成自觉警示,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务实清廉既是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更是基层党员的行为准则。务实清廉,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从古至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官员收获的都是人民的崇敬与爱戴,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贪官令人不齿,遭世人唾弃,跨越漫漫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清正廉洁始终是时代的呼唤,勤政为民永远是百姓的期盼。作为党的年轻干部,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把廉洁放在第一位。
回顾历史,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做“陶母封鲊责侃”的典故让我很受触动,它讲的是一个叫陶侃的人,他家境贫寒,且年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勤奋上进的他在20多岁时得以进入县衙当差,干的是掌管鱼粮的小差役。陶侃是一个孝顺的人,手中管着鱼粮,他就托人给母亲带了一罐鲊鱼尝鲜,鲊鱼就是用盐腌过的鱼。但陶母不仅没收,还写信将陶侃责备了一番,说:你当了县衙差役,拿公物给我,以为是孝心,但是,它不仅不能有益于我,反倒给我徒增忧虑。吞占公物,就是贪,贪婪之心是没有止境的,后果就难以设想。你要记住:“人有不为之,而后才可以有为。”陶母一席话使陶侃受益终生,他谨遵母亲的教诲,一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晚年的陶侃官至荆、江二州刺史,古代的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市长,仕途一路顺畅。由此可见,坚持清正廉洁才能为从政者保驾护航,而这一点对年轻干部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要能分辨“雷区”和“陷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