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廉有为”主题征文选登】用“心”做有温度的纪检监察干部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俐   发布时间:2023-05-29 11:25   阅读量: 2319    ]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正值“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感慨万千。

2021年初,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两年多的点点滴滴,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里,密不可分。回顾过往经历,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就必须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里,让监督既沾有“泥土味”更带有“人情味”,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来真正赢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初任之时,以为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工作大同小异,能解决问题就行,没有真正考虑到群众的感受。于是,在我刚接触纪检监察工作不久便碰了“钉子”、犯了“错误”。记得第一次跟着纪委书记处理一件实名信访举报件时,我自认为前期调查挺充分,觉得只要按规定流程办理,给出公平公正的结果,群众自然就会认可,毕竟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很快,现实就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当我将信访初核结果反馈给信访举报对象柴某时,他当着我的面直接撂下“狠话”:“这样的结果我不接受、不满意,我要继续上访。”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让我颇有些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只能“灰溜溜”地尴尬离开。过后,我进行了复盘,意识到群众看似“不讲理”的背后,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诉求。于是,我迅速调整了工作方向,采取“迂回”策略、逐个击破。从相关当事方邻里入手,通过旁敲侧击,不仅详细了解柴某平时工作、生活、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柴某拟重复信访的原因所在。原来,他曾因承包工程问题和被举报人发生过激烈口角,加上对相关政策一知半解,便以为是自己不被重视、诉求得不到回应,受到了不公对待,因而产生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的想法。找到问题根源,便有了解决的思路。在单位纪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做通被举报人的思想工作,让他在村书记的陪同下到柴某家道歉,取得柴某的谅解。有了这个道歉作为开头,柴某的心结一下子打开了。当我再次给他展示工程招投标具体内容以及信访办理意见时,柴某不再抗拒,主动拿起信访件办理反馈表,当场签下了:“没有意见,满意!”

这简简单单却来之不易的几个字,让我深受启发,那就是信访工作要将心比心,才是更有温度的“用心”,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心体会群众的感受,感知他们的诉求,才能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召唤新作为。做好新时代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更应将柔性的执纪监督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以“走心”的执纪监督教育让执纪对象“暖心”。始终保持旗帜鲜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精神品格,谦虚谨慎,换位思考,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开展纪检工作。对待监督对象,我们既要铁面执纪,更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耐心,多一份人文关怀,体现严管与厚爱,让监督执纪问责有“钢度”更有“温度”。

用“热心”的信访接待方式让群众“放心”。通过强化思想疏导,切实摸排掌握信访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真实诉求,主动出击,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力所能及地给予困难群众关心和帮助,并找准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消除以前对纪检的刻板印象,降低抵触心理。只有干部积极热心地多“下访”,群众才能放心地少“上访”。

以“细心”的回访反馈让群众和执纪对象“安心”。一方面,把加强监督执纪和正向激励相结合,以有“温度”的谈心谈话给予违纪党员关怀和激励,使其在工作中安心为群众办实事。另一方面,有效化解基层信访矛盾让群众“安心”,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定期开展面对面“回访”,看是否真正解决了群众的需求和难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纪检监察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把身子“沉”下去,步子“迈”出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真心回应群众关切,贴心服务群众需求,用精准有力的监督去守护群众的“幸福底色”,用纪检监察的“温度”去赢得群众的满意度。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