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3-05-19 09:22   阅读量: 1077    ]

近年来,河塌乡坚持“党建立乡、产业富乡、生态美乡、教育强乡”的发展思路,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相融合,通过招才引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宜居村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筑巢引凤“聚”人才助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该乡围绕落实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产业发展升级,在“聚才”上“谋”发展新路子。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拉网式”摸底、“地毯式”排查、“蹲守式”走访,收集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能人等信息,做到情况明、知现状。坚持需求导向,通过组建微信交流群、召开座谈会、外出考察等方式,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全面了解人才所需所盼,并立足乡村建设实际,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招才引资工作水平,努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乡主要负责人先后赴广德、秦皇岛等地招商2次,组织辖区内在外企业家10余人,先后召开“叙乡情 话发展”座谈会2次,接待客商8次,走访企业20余次,新引进农业农村人才2人。

发展产业“蓄”势能强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近年来,河塌乡始终坚持“党建立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注重盘活、激活各类闲置资源,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整治撂荒地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流转”“小田变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等途径,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促“撂荒地”变成“希望田”,让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同频共振。截至目前,兴岭、黄坂、斗山河3村已实现12071.9亩农田流转。2023年,计划投资700余万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0亩。聚焦产业链延链,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激活闲置建设用地。多举措打好“乡情牌”,发挥本地在外成功人士较多优势,通过引凤还巢等方式,2023年,该乡成功引进安徽旺平木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130万个木托盘项目;投资7000万元建设木制游教玩具生产项目。

护牢生态“筑”屏障促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河塌乡坚持“党建+环境整治”,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相结合,以“宜居宜业”为总目标,亮治污攻坚旗帜,划责任区,发动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破陋习树新风,以乡村绿色生态振兴促乡村振兴。将乡政府驻地建成区、江阔线及毛荆线沿线、美丽乡村建设点、自然村等作为主战场,定期组织看比评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清运生活垃圾、杂物等32.36吨,拆除无功能建筑物13处,清除废旧广告牌、宣传牌19处,种植绿化3公里,拆除旱厕1个,城乡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下一步,河塌乡将发挥好基层党建示范集群效应,依托资源禀赋条件,通盘考虑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主要布局,在抓规划、补短板、改面貌、招项目、振产业、上下真功夫、实功夫、硬功夫,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通讯员  贺萍)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