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推动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滋养基层党员干部身心,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重要话题。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需不断在创新、实效和持续三方面上下功夫。
“创新”传播,向深向实。当前,廉洁文化建设传播过于单一化,特别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公职人员,更加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互联网+廉洁文化”模式。一方面,在廉洁文化内容、方式上不断创新。坚持地方特色,整合地方资源,丰富廉洁文化建设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廉洁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另一方面,运用研讨会、民主生活会、廉政培训等教育方式,使清廉文化建设与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相互融合,做到向深向实,让廉洁文化建设更具有生活气息,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教化、正心正行、成风化俗的作用。
提升“实效”,入脑入心。廉洁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确保廉洁文化建设接地气、有实效,要坚持正反结合、两手并用,讲清楚“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为乡村振兴建设营造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社会环境。一方面,挖掘培树一批立得住、看得见、够得着的廉洁自律正面典型,整合本地资源力量,讲好新时代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生动故事,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发挥负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及时公布腐化堕落案例,讲清危害及后果,以此起到震慑作用,使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既要“入脑”又要“入心”。
注重“持续”,出新出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持续勇于自我革命,站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积极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不想”基础性工程。一方面要持续瞄准重点对象,特别是手握重权和一把手的监督,避免出现意志不坚定、履职不当、从政不廉洁的情形,确保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好表率,发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先行者和带头人作用;另一方面,延伸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渗透空间,将其纳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布局中来,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支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