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战和突破口。自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河塌乡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不断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打造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美丽河塌。
树标杆,以“党建红”引领“环境绿”。该乡突出“党建+示范”作用,形成“党建+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示范、志愿服务、群众融入”等工作模式,设置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岗,通过党员挂门牌、亮身份、作表率,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实现“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与此同时,探索“党建+服务”路径,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伍,引导辖区党员积极投身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及文明创建工作中,让“党建红”和“环境绿”深度融合,从做给群众看逐渐转变成带着群众干,在辖区形成群众自治、干群联抓、全民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善引导,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群众生活观念仍未转变,文明新风尚未扎根,集镇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为保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保持,该乡以人居环境为抓手,实行网格包保责任制,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健全“3+N”(联村科干+村党组织书记+网格长+N名网格员)网格工作模式,全乡共划分网格105个,设置网格长54名,选拔105名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积极向广大群众宣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让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现在每隔一段时间,村民便会自发“大扫除”,清扫村庄道路,整理好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整治”的良好氛围。
强基建,以“再提升”打造“更宜居”。2023年以来,该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强力推进惠民工程实施,通过建设农村联网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深化农村“厕所革命”,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定期对绿化进行改造提升,提高村庄绿化品质;在村庄路口新增减速带、广角镜,严守交通安全底线;新增停车位,全力破解乡村“停车难”……一项项惠民工程助推乡村发展,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
目前,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党建强的美丽乡村已“初见雏形”,一幅田绿水美、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河塌徐徐铺展开来。(通讯员 杨腊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