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惩治“躺平式干部” 切实做到“为官善任”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经开区 石玉芳   发布时间:2023-03-01 15:21   阅读量: 765    ]

要说2023年春晚哪个节目让人印象最深,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由沈腾、马丽、艾伦等带来的小品《坑》。节目不仅全程笑点,更是在大家笑的同时辛辣讽刺了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还常常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人民群众对道路潜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让人哭笑不得。这出“官场现形记”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也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

个人感觉,“躺平干部”,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危害极大!因为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而且正如马丽饰演的马局长所言,他们伤了百姓的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让爱岗敬业成为常态,不踩无过即功的“坑”。现实生活中的“躺平式干部”,他们跟“郝主任”一样,奉行甚至推崇“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处事哲学”。抱着这样的态度,“躺平式干部”处理工作自然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躺就躺。是主动担责真抓实干,还是卷起袖子一边看?面对这个一面是光明一面是黑暗的命题,“躺平式干部”要坚决对自己来一次“心肺复苏”,唤醒初心激发一往无前的实干意识,讲真话,玩真的,在躺平的道路上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所以,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增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用不怕苦、不怕累、能攻坚的实际行动珍惜岗位、热爱工作,才能在岗1分钟、尽责60秒,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让为官善任成为制度,不踩碌碌无为的坑。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主力军”,假如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起“退堂鼓”,一遇到困难挑战就选择“一躺了之”,谈何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又谈何服务群众、奉献人民呢?躺平者之所以甘于躺平、得以躺平、长期躺平,这其实与监督和问责乏力有关。必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敢于较真碰硬抓监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问责倒逼责任压实,倒逼责任落实。治“躺平式干部”需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励担当作为,识别、选准、用好干部,坚决对“躺平者”说不,坚定为担当者叫好,选拔出“闯将”“干将”,避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

让惩前毖后成为警示,不踩破冰亮剑的坑。人民公仆为人民!如果人民公仆都不为人民做事,而是像沈腾表演的这个《坑》的小品的郝主任一样,推来推去,无所作为,那我们的事业怎么能够发展?我们的社会怎么能够前进?我们祖国各项事业又怎么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呢?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中央纪委的纪监网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们这样认为:惩治“躺平式干部”,一是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亮红牌、发警示,释放“是干部就不能这么混日子”的强烈信号。二是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拈轻怕重、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等各类“躺平”,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畏,摒弃私心杂念、努力造福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