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光明。
一百多年前,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民族危难之际,五四运动爆发,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这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
在前进征程上,在中国土地上,青春的热情,汇入建设的激流,青春的汗水,撒进建设的大潮;青年的英勇战斗事迹不胜枚举,那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为中国打下了滚烫、鲜红、壮美的底色。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继承了先辈们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中国血脉中应有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亦未负韶华。以蓬勃的青春朝气,跨越了一座座“雪山”,踏过了一片片“草地”,征服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
在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迅速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广大青年干部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如火如荼地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中去,成为全国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胜利,我们青年干部们又转身投入乡村振兴新篇章之中,奉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其实更多的,还是平凡岁月里的英雄故事。
在新时代,广大的中国青年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用拼搏奋斗推动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民众幸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更加光明的中国。
无论是传统的“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还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青年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工厂车间,年仅23岁的张彦是全世界桥吊单机效率纪录的保持者。
在建筑工地,“95后”砌筑工,邹彬练就过硬本领,用一把泥刀“砌”上世界大舞台。
在祖国的边疆,年轻战士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以过硬的作风和本领,时刻保卫着祖国的疆土。“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中印边境冲突,4名战士誓死守国,壮烈牺牲:宁将鲜血流尽,不失一寸国土!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快递小哥、外卖骑手,他们走街串巷深入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无论风雨为千家万户传递温暖,他们从平凡的岗位上走到了全国五一劳动模范颁奖现场。
在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更广阔的各个领域,我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展现出进步,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
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