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2023年的兔年春晚,小品《坑》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沈腾在《坑》中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
“躺平式干部”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危害性极大。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正如马丽饰演的马局长所言,他们伤了百姓的心。
在艺术与现实之间,“躺平式干部”的治理问题已经不止一次得到热议,如何更及时地发现“躺平”、让“躺平式干部”躺不安宁值得深思。
高压惩治有表态无落实的“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坚决扛起“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通过在“深和细”上下功夫,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严和实”上下功夫,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常和长”上下功夫,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严的主基调常态化和长效化,从而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偷奸耍滑、不思进取、拈轻怕重等“躺平”现象,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激发“躺平式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做到心中有责、行动有力,在执行中理解、在执行中学习、在执行中弥补。
高压惩治简单化、“一刀切”的“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抓住小问题,释放严的信号。要紧盯具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抓住小事小节不放,从一张购物卡、一顿聚餐等入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较真碰硬,严格执纪执法。做到刮骨疗伤、对症下药,以下猛药的决心,带动“多管齐发”的呼应 。通过一件件干部群众可感可知的“小事”,不断释放严的信号、巩固严的氛围。
高压惩治无作为、乱作为的“躺平式干部”,既要在实际工作中查处问题,更要标本兼治、以案为鉴、警钟长鸣。通过深挖一层,风腐同查,着力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等现象,坚决纠治披着作风外衣的腐败问题。由点及面,从个案中发现共性问题,对表现突出的“四风”问题,要纠治结合,边查边改边建,堵塞制度漏洞,强化思想教育。对长期容忍、失察“躺平式干部”的责任人,应当追溯问责,努力铲除歪风邪气滋长的土壤,改变其蔓延的环境,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