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晚小品《坑》火爆全网,喜剧演员沈腾形象地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给我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引发了群众对“躺平式干部”的热议。“躺平式干部” 之所以令群众深恶痛绝,归根结底是此类作风问题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拒绝“躺平”,勇于担当作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坚定初心,牢记使命,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部分干部的“躺平”行为背后,根源就是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认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与其做得多错得多,不如“不做不错”,选择“放松”“躺平”,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必须从源头上坚决杜绝。党员干部要摈弃“躺平”思想,坚定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发扬敢为人先、积极探索的精神,在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利剑长悬,震慑常在,铺设作风建设“高压线”。要坚决对“躺平”说不,对“躺平式干部”说不,依规依法惩处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等“躺平”行为,让不想干的“丢面子”、不担当的“挨板子”、不会干的“挪位子”。同时要强化日常监管,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发现一起惩处一起,让“躺平式干部”没有市场也没有容身之地。
严管厚爱,激励约束,树立容错纠错“风向标”。对待“躺平式干部”,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更加突出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帮助“躺平式干部”走出“躺平”误区,勇于担当作为。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能成事干部的激励保护,切实把干部从“想做事怕出错”“想干事怕被罚”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为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鼓励干部发扬创新和探索精神,在建设党和国家的事业中锤炼自我。
“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上,党员干部是要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