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乡新安村原党总支书记宋金钱违规发放津补贴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日前,宿松县纪委监委通报21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今年以来,宿松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用好通报曝光这一监督利器,通过点名道姓增强曝光率、分层分类提高针对性、完善机制强化综合效应,实现“查处一案、警醒一片、规范一方”的综合效果。
点名道姓增强曝光率。通报曝光不仅直接点名道姓,还公布其所在单位、职务,违纪违法的事实、经过和处理结果。针对之前通报方式传统单一、范围小、渠道窄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宿松县纪检监察网、“宿松清风”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公开通报,增强曝光率;同时将通报以文件形式“请”到全县各级党组织“晒一晒”,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不回避、不遮掩、不袒护,让违纪违法行为公开“露脸”,以通报曝光违纪违法的“少数”,达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目的。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0期、37起、99人。
“作为主要负责人,我纪律意识淡薄,顶风违纪,成为了反面典型。”宿松县某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被通报后既羞愧又懊悔。
分类通报提高针对性。抓住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分类筛选案例,每季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通报曝光,确保每个重点问题都有典型案例通报。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先后制发了10期文件,深入剖析法院、税务、教育、公安、财政等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强化典型案例的分析研判,把受处分人忏悔反思、主要负责人表态、案例剖析、案例警示教训、身边党员干部谈感受体会等作为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警示效果传递到“神经末梢”。
完善机制强化综合效应。从问题查办开始树立“改”的理念,同步谋划警示教育、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通报曝光后,针对违纪违法问题频发的单位,督促开展“一案一整改”,综合发挥案例警醒、惩戒挽救、惩治震慑功效,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签订廉政承诺书、现场宣布处分决定等方式,常提醒、常监督,打好“预防针”、筑牢“防火墙”。
“通报曝光只是手段,警示教育‘大多数’才是目的。”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监督执纪进行到哪里,通报曝光就跟进到哪里,让案件查办和通报曝光“两条腿走路”,以曝光强震慑、以问题促整改、以案例明纪法,不断巩固拓展深化作风建设成果。(通讯员 吴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