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内道路修建项目你们怎样运作的?项目的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怎样?”近日,在宿松县凉亭镇夏家村,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陈铸宏正在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及村党支部书记边走边聊。
“村的道路修建项目,有项目规划书和相关审批文件,项目实施前,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进行讨论,群众参与度很高,群众很满意。”村党支部书记对答如流。
“大伯、大娘,最近帮扶干部还来得勤吗?”
“帮扶干部经常来,仍像过去一样关心着我们!”……
金秋时节的凉亭镇夏家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几位年长的村民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
“我们能在家门口就业,多亏了你们帮忙……”日前,在隘口乡小圩村安徽老三服饰就业帮扶车间,朱大姐乐呵呵地对前来监督检查的纪检监察干部说道。
入户走访、实地察看、重点谈话、查阅资料、听取汇报……今年以来,宿松县纪委监委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国之大者”,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职责,紧扣巩固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围绕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防贫预警监测机制执行、项目资金运行管理、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重点工作,通过聚焦“两个责任”落实,深化“抓书记、书记抓”,坚持完善专班专治、蹲点调研等工作机制,持续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扎实做好过渡期专项监督。
县纪委监委把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N”专项整治经验做法,全面转化运用到乡村振兴专项监督中,印发《宿松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互查互学活动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6个专项监督工作专班,聚焦就业、教育、卫健、社保等重点领域,围绕主体责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项目资金使用、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等关键环节,深入居民家中、田间地头、项目现场访民情、查实情、问廉情,对全县22个乡镇、东北新城、经开区开展一轮全覆盖调研督导,发现和督促解决重要问题200余个。
同时,加强与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采取“室组+部门”联动模式,通过专项督查、走访调研、座谈会商等方式,推动过渡期专项监督制度化常态化,切实解决财政衔接资金侵占挪用、乡村振兴项目沉淀闲置等问题。
县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前哨”作用,将监督“探头”架在群众家门口,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政策落实等情况动态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着力疏通乡村振兴中“痛点”“难点”“堵点”。
“我们将持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打好监督组合拳,激发乡村共富活力,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