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内外勾结、‘靠粮吃粮’,虚购虚销伪造‘空气粮’、低买高卖牟取‘价差’、私售贪占‘溢余’、骗取出库补贴‘转圈’;有的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擅权妄为、履职不公;有的监管缺位、失职渎职,监督管理走马观花、弄虚作假……”
日前,县商务局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县纪委监委干部对七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以《严守规矩底线 才能无惧泥潭深渊》为题作专题报告,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汲取教训。
自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统筹运用纪法震慑、监督检查、警示教育等,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责任“牛鼻子”、腐败“污染源”和整改“全过程”,着力清除群众身边的“硕鼠蠹虫”, 守护群众“米袋子”。
“我们已经按照巡察反馈意见,健全完善粮食管理体系,堵住监管漏洞……”近日,在县纪委监委组织实施的“回头看”专项监督中,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前,市委第五专项巡察组对宿松县开展了涉粮问题专项巡察,巡察组共发现5类16项31个问题,向县纪委监委移交了有关问题线索。收到问题线索后,该县纪委监委立即开展相关调查核实工作,立案审查调查6人,追责问责5人次,挽回经济损失56万余元,其中收缴违纪款29万余元。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涉粮腐败问题必须严查,一查到底。”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在督促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拉网式”自查自纠,同时,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核查等方式,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跟踪督办,对粮食系统问题线索 “大起底”,并对已办案件全面开展“回头看”,加强与巡察机构协同配合,优先核查省委专项巡视、市委专项巡察移交问题线索,从严查处涉粮腐败问题,持续提升专项整治成效,真正防住“粮耗子”。
为把每一起案件查深查透查实,县纪委监委成立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世宏任组长,县纪委监委、县政府办、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小组,抽调8名骨干力量组成问题线索调查专班,统筹协调委纪检监察室、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乡镇纪委(纪检监察办公室)、县委巡察机构等多方力量,“室组地”联动,攥指成拳,形成监督合力,对近年来粮食收购、库存、销售、国有资产处置等环节和政策执行等方面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建立台账,每月调度进展情况,从严开展案件查办。
在查办案件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在全县粮食系统开展“五个一”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召开一场警示教育大会、观看一部警示片、学习一批警示教育材料、开展一次廉政谈心谈话、组织一次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持续释放震慑效应,形成“不想腐”的自觉。
同时,针对案件背后暴露的案发单位在履行粮食监管责任不够有力、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涉粮腐败案件深层次原因,约谈提醒粮食主管部门负责人,督促县商务局系统对现有10项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梳理、检查,其中保留适用制度2项,废止制度1项,新制定《宿松县县级储备粮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6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