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去年以来,县纪委监委聚焦发展第一要务,监督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延伸监督触角,激发市场活力。在全县设立100家营商环境监测点,建立纪检监察组织联系企业制度和问题交办督办制度,通过上门送访和开门接访等方式,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现已解决问题95个,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以“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为契机,紧盯市县领导走访调研收集问题,与县督查室、企业服务中心等联合建立督办机制和会商机制,紧盯时间节点、任务要求、责任落实等,目前共收办处理问题192个,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21亿元,解决用工940人,解决土地117.92亩。
持续改进作风,严惩涉企腐败。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紧盯机关事业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作风,通过“体验式”暗访、“突击式”检查、“下沉式”走访等方式持续开展监督检查,坚决肃清阻碍发展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中梗阻”问题,共下发督查通报5起,通报14人次、12家单位。先后严肃查处县教育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熊某和县公安局原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刘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不断释放对以权谋私、权力寻租、吃拿卡要等腐败问题零容忍信号。
畅通反馈渠道,搭建沟通桥梁。坚持将企业“请上来”,邀请企业家代表召开座谈会,收集涉企服务问题和意见建议30余条,为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聘请8名企业代表担任新一届特约监察员,加强与特约监察员沟通联系,从企业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把政策“送下去”,广泛宣传省委“十做到”“十严禁”,督促相关部门广泛宣传解读国务院和省委最新惠企政策举措,全县累计召开调研座谈会36场,发放政策清单1476份,政策宣传惠及企业437家,帮助兑现政策7082.52万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