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岭乡:紧盯人居环境整治顽疾 全方位提升整治效果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03-04 10:23   阅读量: 1271    ]

“我们村没整治以前,一下雨到处是泥,也没有遛弯锻炼的地方,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你看,水清草绿,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谢谢你们。”千岭村村民陶逢春高兴地说。这是千岭乡纪委实地回访群众的场景。

千岭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建设湖城融合生态示范区有机结合,以环境美促进生态美、乡村美、旅游美,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实现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日前,千岭乡纪委对全乡11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提标督查,巩固前期整治效果,防止问题反弹。

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嵌入式督查。千岭乡将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打响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定向攻坚。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设立12个工作专班和督查小组,形成以专班协调督促、驻村干部指导的推动机制;探索建立“乡干包村、村干包组、党员包区域、乡贤包户”的四级责任网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对自然村、中心村、主干道沿线等不同区域,明确差别化整治标准。对重点户落实“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清单、一户一干部(乡干、村干)、一户一网格长”,全乡摸排主干道沿线2879户人居环境问题,建立台账,逐户分类整治。三是注重监督保障。千岭乡党委会同乡纪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根据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提前介入,把好项目选择、项目立项、项目建设等流程全方位监督,把项目廉政风险点提前梳理出来,进一步强化村组干部底线意识、纪律意识,坚决杜绝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突出集中整治,全方位监督实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实施、整体推进。一是加大整治力度。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乡机关干部职工、乡市监所、派出所工作人员开展集镇集中攻坚行动4次,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160余处,乱停乱放车辆480余辆次,乱搭乱建违棚87处。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千岭乡积极申报集镇、宿复线等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引进设计单位对宿复线及竹墩二姑畈精养殖基地、蓝莓基地、黄雀畈东区、西区四个产业基地人居环境美化提升进行规划设计,打造“一轴四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成立长效保洁队伍,强化日常道路沿线垃圾、杂物、乱堆乱放、乱打乱建清除和监管,促进群众观念转变、习惯养成。切实落实“门前三包”制度,鼓励开展“五小园”“微景观”建设。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最美乡贤”“五星党员”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推动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六乱”整治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警示、约谈、调度制度,措施层层升格,奖惩层层升级,用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见效。将专项整治情况纳入村级目标考核和干部评先评优内容,既考核到村、又考核到人,确保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身上有担子。

强抓监督短板,对标常态化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千岭乡注重发挥村级纪检委员的作用,将监督业务与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专项行动要求结合,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要求村级纪检委员各自对照、举一反三、压实监督责任、补齐监督短板。并建立网格化责任网络,将全乡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实行乡干指导、片干负责、理事会发动、户户联动的方式,将监督的末梢神经延伸至村民家门口,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家园意识,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做到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  (通讯员:王丽 蔡青群)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