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细过渡期专项监督 绘就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石火旺   发布时间:2022-02-18 11:32   阅读量: 1600    ]

沿途黄菊绕篱笆,塘中水碧尽鱼虾;碗有肉丝盆有瓜,满山如雪是茶花;院多鲜果应时花,路上明灯映月华。走在宿松县凉亭镇夏家村内,冬日暖阳轻柔地洒在身上,所见之处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有花有草有盆景。村民们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发挥监督优势,紧盯“四不摘”政策落实、乡村振兴项目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重点方面,用好监督执纪“指挥棒”,全力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村道硬底化厚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监督好……”

为延续“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成果,县纪委监委制定开展“四不摘”政策落实情况督查方案,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集体“三资”监管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组织各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及时跟进监督,并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察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指导各村纪检监察岗成员通过列席会议、现场查看、走访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贴身监督,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和上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层级责任。

“大叔,去年的惠农种植补贴领到了吗?有难题需要帮忙解决吗?……”

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入户走访、实地查看、重点谈话、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第一职责,整合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及乡镇(街道)纪(工)委力量,健全“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形成“1+1+1>3”的监督合力,扎实开展“大走访”,围绕涉农补贴、涉农项目、产业资金、干部作风等进行靶向监督。着力发现推进乡村振兴和落实惠民富民政策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疏通乡村发展的“痛点”和“堵点”。2021年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让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沐在清风里。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每减少一分,群众的信心和获得感就会增加一分。县纪委监委将建立“小微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作为过渡期专项监督的重要抓手,利用“互联网+”监督模式创设“小微权力”监督服务平台,直面群众监督,倾听群众呼声和诉求,及时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止目前,平台集成人口信息77万余条,录入各类数据236.99万余条,登录人数34.3万人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及意见建议239余条。

“爱民出清廉,廉者得民心”“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 ……文化甘霖润民心,清廉乡风促振兴。县纪委监委以廉政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中的勤廉思想和廉洁元素,在村民活动中心、农村巷道墙壁设置廉政格言警语、连环漫画等,廉政文化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涵养文明乡风、清廉乡风,廉洁文化扮靓乡村振兴。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