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乡地处宿松北部山区腹部,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历史上社情民意复杂,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特殊的工作环境对乡村两级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乡村两级换届后,35岁以下年轻干部在乡党政领导班子和村“两委”干部中的占比较以往大幅提高,为使年轻干部更好地适应群众工作新形势,陈汉乡党委通过“四步走”,切实提升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合理压担子。坚持“人才在一线成长、干部在一线培养”的理念,制定年轻干部成长计划,对每名年轻干部合理压担子。明确分工负责,由1名“90后”班子成员分管政法工作;实行科干联村制度,由每名班子成员联系1个村,联村包保;推行接访制度,要求35岁以下乡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在乡综治中心接访1次;实行岗位负责制,在一般干部的分工中,年轻干部重点到组织、纪检、农业农村、民政等与群众沟通密切的岗位锻炼并参加驻村工作,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合理压担子,乡机关年轻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直面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实现“质”的提升,“不怯场、能扛压”已成为年轻干部面对群众工作的常态。
打开话匣子。乡党委把能否打开话匣子作为锻炼年轻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召开工作汇报会、重点信访线索研判会等方式,鼓励年轻干部多谈观点和思路,检验年轻干部面对复杂问题的表达能力,在充分交流意见中拓展他们的工作思路。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乡党委有意安排年轻干部参与选情复杂村的包保专班,全程参与选情复杂村问题线索的会商,激发年轻干部参与复杂问题的热情,同时确保了村“两委”换届的圆满成功。“有想法、能表达”已成为年轻干部面对群众工作的常态。
迈开大步子。实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目标,贵在及时,难在就地,重在疏导化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避免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关于矛盾信访问题的重要指示,陈汉乡要求年轻干部在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同时,提高工作预见性,迈开步子走出办公室,着力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线,消灭在萌芽状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联点包案制度,定期带案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发现矛盾,解决问题。“有思路、能实践”已成为年轻干部面对群众工作的常态。
促成结对子。乡党政班子里,35岁以下干部由一名年长的班子成员结对帮助进入角色,村级班子新进人员由党组织书记负责带领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业务技能。面对复杂问题,通过以老带新、现场指导示范进行传帮带。月山桥改造拆迁是今年的重点工程,乡级成立5个“1+1(1名经验丰富的科干+1名年轻科干)”攻坚专班结成对子,分头入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提高年轻干部实战技能的同时,促成了月山桥改造拆迁户的顺利签约。“有氛围、能干事”已成为乡村两级干部工作的常态。
“我们将更加注重引导年轻干部积极参与群众工作,一方面激活内部资源配置,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通过以案代训、大厅轮访、带案约访、下沉督访等工作机制,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听懂民声解好民忧,全力做好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答卷”。该乡党委书记贺潮水表示。(通讯员 熊贤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