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教育培训常态化。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并通过学习落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要求各支部每月按时召开支委会,对当月理论学习作出安排部署,制定学习计划,并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料。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管理,把党员教育培训与重要节日结合起来,用好党建资源、用活红色资源,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缅怀英雄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农村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把广大党员培养成为发展致富的排头兵、为民服务的贴心人、排忧解难的主心骨。
典型教育激励化。选好用好身边的生动鲜活案例,开展典型教育,引导党员学习重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通过活化理论学习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让党员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同时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围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立足农村党员培训需求,重点围绕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带领群众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维护农村稳定等内容,开展理想信念、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创业致富技能等培训,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环境整治等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送学上门服务化。为每一位党员配发党史学习教育的4本指定书目,并采取灵活方式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激励关怀帮扶党员,组织志愿者为离退休、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走访慰问、上门送学服务,为老党员讲党史故事、诵读重点篇目、分享学习心得,详细讲解党的方针政策,确保每一名党员不缺课、不掉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流动管理制度化。全面落实支委委员联系流动党员的工作机制,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以“互联网+”为平台,活跃线上培训载体。每月通过流动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发布党章党规等内容,通报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和为民办实事情况,开展“微讨论”。定期组织党员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参与学习,交流分享工作感悟和学习心得等。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学习教育的参与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讯员 余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