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促进贫困人口医药费报销质量精准提升,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再监督定位,强化工作聚焦、查遗漏补短板,加强对本地医疗保障扶贫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相关部门统筹落实医疗保障扶贫各项政策,建立医疗保障扶贫长效机制。
问题线索“细过筛”,提升慢病医保管理水平。压实主管部门发挥职能监督作用,加强对贫困人口慢性病待遇享受情况的监测。县医保部门每月组织一次慢性病专家集中评审,通过信息比对、主动筛查、广泛宣讲进行全面排查,对部分行走不方便的慢性病患者上门评审,确保慢性病卡应办尽办。进一步规范贫困人口慢病鉴定办证流程,统一慢性病评审标准,严格办证程序,加强慢性病运行监测。
救命基金“严防守”,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水平。为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使用效率,联合医保部门聚焦保基本民生开展了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工作。采取“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房)。重点检查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串换项目收费;虚增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票据;超医保支付范围(限定)结算;挂床住院(关注贫困户)、诱导住院、无指征住院、不合理诊疗及其他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针对违法违规事实,依据法律法规规章或医保服务协议进行严格处理。今年以来,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55家,累计处理医疗机构31家。
遗漏短板“回头看”,完善医保扶贫长效机制。强化重点监督,医保部门认真检视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执行、结算支付、待遇水平等执行情况,规范执行安徽省贫困人口“351”、“180”政策,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梳理扶贫政策运行现状,保持医保扶贫政策相对稳定,研究扶贫长效机制,推进医保扶贫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医疗救助三道防线转变。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日间病床结算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在全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进38组基层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日间病床结算试点工作,有效地降低了住院率,节约了医保基金,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通讯员 胡冰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