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编织农村饮水“安全网”,县水利局坚持以“建得好、改得好、管得好、护得好”的“四好”原则,加速山区乡镇应急供水保障工程建设,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供水保障。
工程化措施解短板。年初以来,县水利局积极派出工作技术人员分赴山区各乡镇,实地考察各地工程建设条件,积极探索不同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技术,确保山区乡镇应急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主要实施内容为共新辟应急深水井114眼,打井平均深度不低于150米,供水规模不低于70立方米/天;新建蓄水规模不小于200m3的蓄水池10座,该项目主体工程现已全部完工,将有效改善山区乡镇91829人饮水不方便问题,其中受益贫困人口为28662人。
精细化养护提水质。为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幸福水,县水利局坚持问题导向,利用省级下达我县2020年中央财政补助农饮维修养护资金重点对水厂制水工艺、消毒设施、管道老化更换等影响水质方面的问题进行改造或维护,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完工,有效改善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和供水服务保障方面的短板问题。
常态化监督促长效。落实联络员分片联系全县30座农村水厂,借助县农村饮水安全微信群工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网格化管理,执行零报告制度,逐日对水厂制水工艺运行、水质日常检测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指导,确保水厂供水安全。健全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质监测制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县所有水厂开展月巡检,20m3/d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年度实现全覆盖,20m3/d以下分散式供水工程分类、分区域抽检,确保饮水安全。对每处工程的管理责任人和监督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通过供水明白卡和供水服务牌向受益村民公开,畅通群众投诉渠道,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李文林,孙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