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亭镇:真帮实扶稳脱贫 小事实事暖人心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06-03 14:53   阅读量: 2661    ]

今年以来,宿松县凉亭镇紧盯群众满意度这一第一目标,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紧抓实抓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扶贫工作队给我家送来了六只小羊羔”

“羊放出去吃草了,长得蛮好,我领你们去瞧瞧。”宿松县凉亭镇三德村58岁的贫困户贺金秀指着离家不远的一处池塘坝,一脸喜悦。

贺金秀家是2020年拟脱贫户,家中三口人,老公段育元比自己大十多岁,已经七十出头了,平时靠收废品挣点生活费。老夫妻俩唯一的儿子在县城宿松中学读高三,今年要参加高考了。一家除了低保外,其它收入几乎为零,还要供读一个高中生,家庭很困难。

“开年后,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一起,对照‘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的标准,认真梳理,仔细摸排,发现未脱贫户段育元有收入不能达标的风险。”安徽师范大学驻三德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德春向笔者介绍,“疫情防控工作稳定后,工作队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该户发展养羊产业,并代表学校向该户捐赠六只羊羔,通过这样的精准帮扶,预计能使该户年增收6000元左右,解决‘收入过线’问题。后续我们还将发挥教育扶贫优势,跟踪对他家孩子的关注。”

 据了解,安师大驻三德村工作队向段育元家捐赠的六只小羊羔是从该村另外一户已脱贫户家购买的,“这象征着一种脱贫精神的延续,小羊羔一定能为这户贫户家庭带来希望之光。”凉亭镇脱贫攻坚工作分管负责人严国旺动情地说。

“包保专班帮我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扶贫包保专班的工作要做好,帮扶思路很重要。”宿松县税务局干部响应“千名干部下基层”号召,扎根凉亭镇烽火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在入户走访、问题研判和精准帮扶上想了许多点子,取得了良好效果。

“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还把‘边缘户’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县税务局派驻到凉亭烽火村包保专班干部祝凤水介绍说,“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针对‘边缘户’家实际困难,我们同镇村两级负责同志一同会商,以就业帮扶为突破口,做了不少工作。”

烽火村舒屋组的李荣枚,丈夫意外身亡,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家中顶梁柱倒了,生活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是税务专班的领导帮我找到了一份在县城纺织厂的好工作,手边活,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这让我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谈到现在的工作,李荣枚对扶贫专班满是感激。同村的贺学友,因为妻子患有脑梗后遗症,要照顾妻子,没法外出务工,家庭无收入来源,陷入困境。税务专班得知情况后,联系附近一家企业,让贺学友顺利入职,使他既能照顾好妻子,又能务工养家。贺学友对专班同样充满感激。

“村干部在网上帮我卖鸡又卖酒”

日前,平日都是交流工作的凉亭镇镇村干部交流群内,尽然出现了一则广告——“我村有个贫困户,有几百只散养土鸡滞销,按斤称,大约50元一只,该贫困户家还有自酿的白酒,有需要的领导都可与我联系。”

发布这段“广告语”的,是凉亭镇太阳村毛栗组的驻片村干杨爱珍,除编辑好“广告语”外,她还配发了一张在树荫下的鸡群图和酿酒房图。

“鸡是好鸡,酒是好酒,都买些送给岳父大人不错。”“帮我打5斤散酒,过节招待亲戚朋友用得上。”“回头我自己开车去他家买。”……“广告”在有135名成员的群里发布后,得到了群员积极回应。

“疫情缓解后,我同帮扶责任人一起入户走访,到了2016年脱贫户陈玉家,得知陈玉家养的土鸡在疫情防控期间滞销,自酿的白酒也剩不少,想着怎么帮帮他。”谈到“做微商”的初衷,杨爱珍说。

95后的陈玉,有一段时间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封闭自己。他家的扶贫帮扶人是高中老师,这两年通过帮扶人经常性地谈心开导,陈玉的情绪变得稳定了,还自学了养鸡和酿酒技术。“是村里和帮扶老师帮了我和我家,我从心里感谢他们。”现在的陈玉,愿意跟外界交流,人也变得开朗和积极向上了,今年还主动要求取消他家低保,他说要用勤劳和技术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孙良高)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