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既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担当作为,更要以“伸手必被捉”的敬畏守住底线。尤其是身处服务群众一线的基层干部,一言一行皆代表党和政府形象,“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选择。唯有在“德”上持续深耕,方能在“廉”上站稳脚跟,以清风正气筑牢乡村振兴坚实基础。
明大德,铸牢信仰之基,把稳从政“方向盘”。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明大德”作为终身课题,以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既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思践悟中领悟“国之大者”,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也要常学廉政案例、常听警示教育,在“以人为镜”中警醒自己“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唯有心怀对信仰的敬畏、对使命的担当,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保持政治定力,让从政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守公德,恪守为民之责,拧紧用权“安全阀”。守公德,关键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方面,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面对群众诉求时,多站在“群众视角”想问题,少算“个人得失”的小账,比如在乡村振兴项目推进中,既要保障工程质量,更要倾听村民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在民生服务中,既要简化办事流程,更要主动解决“老弱病残”群体的办事难题。另一方面,要以规矩约束权力运行: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不做“不仁之事”、不沾“不正之风”,以“公生明,廉生威”的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严私德,涵养清廉之风,系好生活“廉洁扣”。严私德,就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既要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从拒绝一份超标接待、退还一份不当礼品做起,防微杜渐、守住小节;也要净化个人社交圈,多交“敢提意见”的诤友、“志同道合”的益友,远离“围猎算计”的损友、“贪图利益”的佞友;更要注重家风建设,把“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要求传递给家人,以“清白家风”涵养“清廉作风”。唯有将严私德融入日常、化为自觉,才能从内心深处抵挡住各种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气节与本色。
“廉者,政之本也。”对党员干部而言,廉洁不是“一时之举”,而是“终身之课”。唯有以“明大德”坚定信仰、以“守公德”践行使命、以“严私德”约束自我,才能在从政路上行得正、走得稳,以一身浩然正气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保驾护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