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清风朗月映初心 廉洁担当庆华诞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市监局 薛凤娇   发布时间:2025-09-29 14:52   阅读量: 296    ]

“月到中秋分外明,节至国庆更显清。”中秋与国庆双节相连,既是阖家团圆、普天同庆的美好时刻,更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廉洁定力的集中检验。越是佳节当头,越需警惕“节日病”的滋生蔓延,越要以清醒的头脑守住廉洁关口,让清风相伴团圆,让正气充盈佳节。

守住“廉关”,方能心安理得享团圆。节日既是人情往来的密集期,也往往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的敏感期。一块月饼、一份礼品、一场宴请,看似寻常的人情往来,若与权力、利益交织,便可能异化为腐蚀干部的“糖衣炮弹”。古人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党员干部须时刻铭记,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面对各种“聊表心意”的诱惑,当有“不畏人知畏己知”的自觉,如东汉杨震般“暮夜却金”,坚守“亲”“清”政商关系与纯洁人际交往的界限。唯有将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推杯换盏中保持清醒,在人情往来中守住原则,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真正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温馨与踏实。

涵养家风,方能筑牢后院“防火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坚实屏障。节日期间,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正是传承优良家风、进行廉洁教育的良机。晚清名臣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告诫子弟“俭以养廉”,强调“家勤则兴,人勤则健”。党员干部应效法先贤,以身作则,不仅自身要清正廉明,更要管好家人、管住身边人,常吹家庭“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引导家庭成员崇尚节俭、抵制奢靡,共同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让清廉之种在家庭沃土中生根发芽,方能福泽绵长,行稳致远。

不忘初心,方能践行宗旨显担当。节日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休憩与家庭的欢聚,更在于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礼赞与期许。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公仆。双节期间,党员干部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更应牢记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借此机会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体察民情民意,倾听百姓心声,将节日的温暖传递给困难群体,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把过节的过程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增进鱼水深情的实践,用担当作为诠释“国之大者”,这样的节日才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份跨越时空的美好祝愿,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祥和、清廉生活的向往。当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当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成为清风正气的倡导者、践行者和守护者。以“节”为“洁”,守住纪律底线;以“家”促“廉”,涵养清朗家风;以“民”为本,厚植执政根基。唯有如此,才能让双节期间的每一轮明月都映照出廉洁的光辉,每一次欢庆都回荡着正气之歌,共同守护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