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党建+红色”育警锻造忠诚警魂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5-09-11 08:43   阅读量: 181    ]

“1936年4月5日,敌人把父亲押到北浴马场,再怎么打、怎么诱,他半分党的秘密都没说……” 9月10日上午,北浴乡罗汉山村乱石组的一处农家院落里,91岁的吴月英老人手持烈士证,声音哽咽地讲述父亲吴先应的革命事迹。在场的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党员民警们全程屏息,有人悄悄握紧了拳头。这场以“聆听烈士故事 熔铸忠诚警魂”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正是“党建+红色”育警的生动实践。

据罗汉山村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朱留安介绍,吴先应36岁参军、37岁牺牲,是根据地先烈的缩影。1935年红28军在罗汉尖建根据地时,战士们物资匮乏仍坚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面对威逼利诱坚守气节。史料记载,红28军及大中华抗日救国军在罗汉尖革命根据地坚守期间,659名红军牺牲,北浴乡336名青年参军捐躯,40余位烈士中,朱赛英母子双双献身,其“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品格,成为警队廉洁教育范本。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朱赛英烈士旧居等红色遗址被修缮一新,成了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党建+红色”育警核心阵地。馆内“红军借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谱图片”等文物,还原了先烈严于律己的作风、不侵占群众财物等革命纪律,成为警队廉政教育的鲜活素材。活动当天,民警驻足在文献实物前思考,红色历史中的“廉洁”“坚守”,正转化为履职自觉。

“烈士故事不是史料,是初心‘活教材’,更是廉政‘清醒剂’。”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松涛说,组织红色教育,既是以党建强“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使命,更是让民警以先烈为镜,查执法、服务中的作风问题,筑牢拒腐防线,“公安民警手握执法权,只有像先烈那样守住纪律底线、顶住利益诱惑,才能赢得群众信任,让忠诚警魂永不褪色。”

近年来,宿松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党支部始终以“党建红”引领“公安蓝”,将“党建+红色”育警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抓手,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以信念坚定、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罗汉尖革命精神为动力,推动队伍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支部定期组织党员民警赴本县红色教育基地,听故事、观遗址、重温誓词,让红色教育日常化;还通过“红色故事分享会”“廉洁心得交流会”深化精神塑造。三年来,大队4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3人次获评全县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以实绩彰显“党建+红色”育警成效。(通讯员 孙春旺)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