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各地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仍有少数干部将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视作无伤大雅的“小节”。这些看似寻常的“微腐败”,恰似白袍点墨、暗流蚀堤,这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从作风“小切口”入手,做好廉政“大文章”。
以“小”见严,筑牢拒腐堤坝。作风问题往往始于对“小节”的漠视。一顿饭、一张卡、一次迟到,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可能成为白袍点墨的起点。在各地查处的作风问题案例中,因“小意思”而突破底线的占大多数。从收受土特产到权钱交易,从公款吃喝到利益输送,“破窗效应”的教训尤为深刻。广大党员干部须以“三不腐”为标尺,常怀“白袍不可染墨”的警觉,警惕“温水煮青蛙”之害,以“一次打赏毁终身”等反面案例为镜鉴,在“微处”见党性,于“小节”守初心。
以“细”求实,织密监督网络。作风建设需用制度管住“细枝末节”。纪律规矩面前没有例外,“行业特殊论”实为谬论,从严监管后的行政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跃升,印证了“小制度”撬动“大效能”的治理智慧。新时代作风建设应构建“三全”监管体系,全天候智能监测消除盲区,全流程痕迹管理堵住漏洞,全方位群众监督形成震慑。要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分析考勤数据、公车轨迹、公务就餐等“小数据”,精准捕捉“亚健康”状态,实现“治未病”效果。制度之网越密,作风之基则越牢。
以“微”促行,涵养清风正气。作风建设既要堵住“歪风”,更需疏浚“活水”。当各地在“开门教育”“访企入村”中以面对面形式收集群众“微诉求”,化解基层矛盾,群众能切实感受到关怀,干部也会在服务群众中更加坚定为民初心。这启示广大党员干部,须淬炼政治忠诚,厚培作风土壤,以廉洁文化净化政治生态,走好群众路线,以群众语言密切干群联系、拉近干群距离。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唯有以“小”见严、以“细”求实、以“微”促行,才能让清风正气真正融入血脉,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须将每个“小节”视为作风建设的必答题,以“赶考”之姿答好作风建设时代答卷,让党的旗帜永远在人民群众心中飘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