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莫羡鱼须结而网 釜底薪当彻底抽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长铺镇 王军香   发布时间:2025-07-08 09:16   阅读量: 157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锅内扬汤不如釜底抽薪”。此箴言如利剑,直指作风建设中“临渊空叹”的惰性与“扬汤止沸”的虚浮。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要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以务实之“结网”代清谈,以彻底之“抽薪”革浮表,坚持正作风、提效能、聚民心。

空谈误事,实干兴效,以“结网”之勤除“羡鱼”之惰。“羡鱼”之态,乃思想之惰性,行动之畏途。某些干部徒然艳羡他方政绩斐然、发展迅猛,却止步于蓝图设想与口号喧嚣;或深陷文山会海,以空泛清谈替代了深入泥土的耕耘;或热衷于打造“盆景式”政绩,对关乎长远、惠及根本的潜绩则缺乏耐心与投入。凡此种种,无异于隔岸观火,终将蹉跎发展良机,疏离百姓期望。作风建设首当破除这虚幻清谈之雾障,广大党员干部应以“退而结网”的清醒自觉,将心力凝聚于一线调研、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之上,要坚决摒弃“坐而论道”的飘浮之气,力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形式主义,真正沉下心、俯下身,到矛盾最集中、问题最突出、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倾听心声、解剖麻雀、破解难题,以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行动,织就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之网。

扬汤止沸,抽薪去根,以“断源”之勇革“止沸”之弊。“扬汤止沸”之举,常是治标不治本之敷衍,是面对问题时的避重就轻与畏难苟且。面对作风顽疾,若仅靠三令五申下发文件、走马观花临时检查、隔靴搔痒口头训诫等“扬汤止沸”之术,虽能暂时压制问题表象,营造“风平浪静”的假象,却如水上浮萍,难阻沉疴在暗处反复滋生,甚至可能因“回潮”而愈演愈烈。作风建设若停留于此,终将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困局,耗费大量行政资源却收效甚微。要坚持以“釜底抽薪”的魄力与智慧,直指病灶根源,敢于动真碰硬,或大刀阔斧革除繁文缛节、程序空转之弊,提升治理效能;或壮士断腕斩断利益输送、权力寻租之链,净化政治生态;或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官场亚文化之缚,涵养清风正气。要勇于触及深层矛盾,敢于向体制机制开刀,彻底断绝不良作风滋生的源头,堵塞制度执行的漏洞,让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作风之泉真正成为滋养党和人民事业的源头活水。

标本兼治,风清气正,以“恒久”之功铸“清朗”之境。作风建设乃一场韧性的远征,既非一役之功,亦非朝夕可成。“结网”与“抽薪”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必须协同发力,标本兼治。既要立足当下,以“结网”的务实行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让群众在一点一滴的作风转变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须着眼长远,以“釜底抽薪”的彻底变革破除深层桎梏,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长效机制应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紧密结合,在“退”中勤勉织就实干之网,于“抽”时果决拔除沉疴之根,通过持续健全完善监督制约、考核评价、激励问责等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刚性约束,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净化政治生态,锤炼过硬作风,以务实清廉之姿、奋发有为之势,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千钧重任。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