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我跨越250多公里奔赴宿松县。这片山水不仅是工作地,更是我守护政治生态的“责任田”。初入职场,困难如影随形,但家人“步步坚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叮嘱,与“为民服务”的初心交织成信念,驱动我在基层一线奋力前行。
踏上纪检监察岗位伊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古训与“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时代要求,让我深刻体悟到肩负使命之重、标准之高。入职培训时,党校老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鞭辟入里的解读,为我开启了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知之门——执纪者必先守纪。日常工作学习中,我坚持“日日掸尘”的思想修炼,将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嘱托内化于心,坚持在思想政治上进行检视、剖析与反思,确保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本科法学专业赋予我严谨的法治思维,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培养了我的群众工作能力。我充分发挥专业复合优势,将法理分析与群众工作方法深度融合,在案件查办中锤炼本领,在理论学习中提升素养。以钉钉子精神履职尽责,在监督检查中敢于较真碰硬,在整改落实中务求实效,以扎实作风护航政治生态,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走进政府大楼,宣传墙上——“学莲不染污泥,似竹挺拔有节”的标语,时刻提醒我,要始终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真正走进群众,听民声、懂民意、解民忧。每一次成功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都深切感受到这份职业所承载的价值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处在正风肃纪反腐的最前沿,是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身边的同事们以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对轻微违纪行为及时“红脸出汗”,防微杜渐;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坚决“刮骨疗毒”,绝不手软。他们的担当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为守护群众的利益不懈努力。
初写立案文书时,面对繁杂的法条与违纪事实,我一度无从下笔。室主任指着文书上的疑问条款,以“钢筋骨架与砖石水泥”作喻:“法条是框架,事实是填充,缺了哪样都立不住。”她逐字批注,反复强调“每个条款都要经得起事实和法律的双重检验”,让我真切感受到纪检文书字字千钧的分量。在谈话笔录制作过程中,我运用室主任传授的方法,仔细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学习搭建完整的证据链条。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与总结,我逐步学习捕捉关键信息、梳理证据脉络的技巧,让笔录内容更加规范、严谨。
生逢盛世,使命在肩。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青年,我深知守护政治生态、捍卫党纪尊严的责任之重。未来工作中,我将以法学专业的严谨明辨是非,以社会工作的情怀贴近群众,将忠诚融入血脉,用担当践行使命。纵使正风肃纪之路荆棘丛生,亦将永葆初心,以青春之我锻造监督执纪利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忠诚卫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