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滑动间,信息奔涌不息。近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会议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在“清朗”行动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大会凝聚共识的当下,在《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强调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的当下,党员干部作为特殊群体,其网络言行不仅是个人素养的折射,更深刻影响着治理效能与社会风气。广大党员干部应善用指尖之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校准网络言行,在坚守纪律底线之上更积极释放正能量,努力成为网络文明的坚定捍卫者与有力推动者。
绷紧“政治弦”,做网络空间的“明白人”。党员干部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次发声,都如同在公共广场上振臂一呼。无论身处现实还是虚拟空间,其政治身份与责任都如影随形。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三条、《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第一条都旗帜鲜明强调党员干部在包括网络空间在内的所有场合均须恪守政治纪律与规矩。网络空间绝非脱离法纪约束的“真空地带”,更非可以任意宣泄的“情绪孤岛”。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在每一次发声、每一次互动中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与威信,牢牢坚守“七条底线”,于纷繁喧嚣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校准“言行标”,做网络素养的“示范者”。网络虽为虚拟之境,其影响力却真切可感。党员干部在网上的不当言行,轻则损害个体公信力,重则严重污染网络生态。现实中,个别干部因网络“雷言雷语”或失范行为引发舆情、受到处分的教训,犹如警钟长鸣。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网络行为亦是履职行为的重要延伸,主动提升媒介素养与数字素养,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参与网络交流。要自觉抵制低俗信息、虚假信息传播,主动辟谣止谣,远离“低级红”“高级黑”,在依法用网、文明上网方面率先垂范,为清朗网络空间注入积极向上能量。
激活“引领力”,做网络文明的“播种机”。党员干部不仅是网络秩序的遵守者,更应成为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近期网络文明大会倡导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正呼唤党员干部在虚拟空间发挥模范作用。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好“守门人”,更要勇当“先锋队”,主动运用网络平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参与网络公益,展现服务人民的赤诚;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理性发声,引导正确舆论走向。通过党员干部的自觉引领和担当作为,方能在网络空间凝聚起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