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以迅猛之势覆盖了多个省区市,相关话题的网络阅读量激增,大量群众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参与互动。这场新时代的政治巡察,不仅彰显了党要管党的坚定决心,更构建起了“利剑出鞘”“全域透视”“制度固本”的治理闭环,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生动范例。
铸就政治巡察之“剑”,校准忠诚坐标。巡视制度本质是政治监督的“国之重器”,始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紧扣被巡视地区功能定位开展深度扫描。通过建立“四个落实”监督指标体系,既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最先一公里”,又查政策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将政治体检贯穿权力运行全链条。党员干部当以巡视标准为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检验政治能力的“试金石”。
架设民心相通之“桥”,厚植执政根基。巡视工作始终秉持“民心是最大政治”的价值遵循,通过畅通“信、访、网、电”立体化诉求渠道,建立“接诉即办、未诉先改”响应机制,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整改“任务清单”。这种开门纳谏的监督方式,既倒逼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念,更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监督过程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实践课堂。新形势下更需发扬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服务群众中夯实执政基础。
筑牢制度治本之“堤”,涵养政治生态。巡视监督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标本兼治,通过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管理、整改成效群众评议、共性问题专项治理等机制,实现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系统整治、制度漏洞源头防范。针对发现的选人用人、权力运行、作风建设等方面问题,推动健全干部选拔“政治体检”制度、完善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从根本上净化政治生态。
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映射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深化轨迹。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巡视工作始终在守正创新中提升监督效能。新时代党员干部当以巡视实践为教材,在政治历练中锻造忠诚品格,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制度约束下规范权力运行,共同谱写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新篇章。唯有让巡视监督真正成为党内监督的“前哨”、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方能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