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打通监督执纪“神经末梢” 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高岭乡 杨勇   发布时间:2025-04-22 11:11   阅读量: 114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列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彰显了党中央以监督之力守护民心的战略定力。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啃食的是执政根基,挥霍的是公信力。唯有推动监督执纪向基层延伸、向末梢发力,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才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校准政治方向,淬炼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督铁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党委领学、支部研学、实践促学”闭环机制,将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转化为监督执纪的行动指南。聚焦基层“关键少数”,强化“四议两公开”决策规范意识,通过民主生活会“辣味评议”、廉政风险“靶向扫描”,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运行。锻造纪检监察铁军需突出实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和斗争能力,坚定不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乡村振兴、征地拆迁等一线监督中发现“微腐败”、破解“中梗阻”的能力,以“铁案工程”彰显党纪刚性,让监督执纪真正落到实处。

创新监督机制,织密基层治理“防护网”。针对基层监督“熟人社会”干扰多、隐蔽性强等痛点,构建“大数据+网格化”监督体系。研发村级“三资”管理、惠民补贴发放等风险预警模型,让隐形变异问题无所遁形。整合派驻机构、巡察组、乡镇纪委等力量组建跨部门协作片区,对养老社保、农村工程等民生领域开展穿透式巡察,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销号——长效治理”闭环。深化“四议两公开”标准化建设,细化村级权力清单与流程图,对集体资产出租、工程招投标等高风险环节实行“立项监督”。通过“扫码举报”平台拓展线索反映渠道,将监督探头延伸至田间地头,破解“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的治理难题。

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正气充盈政治生态。文化润心方能正本清源。将新时代廉洁教育嵌入干部培训体系,通过情景党课、案例剖析会等形式,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入脑入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深挖红色家书、族规家训中的廉洁基因,建设家风家训馆、清风议事厅等文化阵地,以千家万户的“小气候”温润政治生态的“大环境”。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矩阵,用方言情景剧、廉政微视频等群众语言讲好廉洁故事,将崇廉尚洁融入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治理场景,推动清廉成为行动自觉,让清廉之风吹遍城乡每个角落。

以监督之力守护民心所向。“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清廉是党员干部最好的护身符。唯有坚持“全周期管理”思维,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零容忍”态度打通监督执纪“神经末梢”,才能让群众在从严治党中感受公平正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民心根基、夯实执政根基。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