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为基层松绑 让实干精神落地生根

[ 来源:宿松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招商中心 宗亚鑫   发布时间:2025-02-27 09:38   阅读量: 447    ]

基层减负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关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长期困扰基层,让干部疲于应付,难以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只有从思想、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入手,才能让基层干部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精力用在为人民服务上。

思想破冰,树立正确政绩观,回归实干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应是为群众办实事,而非应付形式主义要求。要为基层减负,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功利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干部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另一方面,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让干部明白,只有实干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组织的信任。只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才能让基层干部回归实干初心,把精力真正用在为人民服务上。

制度革新,优化考核评价体系,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当前,基层干部面临的最大负担之一是频繁的检查考核和过度的“痕迹管理”。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一方面,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另一方面,要注重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将群众满意度、工作实绩作为重要指标,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技术赋能,提升信息化水平,摆脱重复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信息化时代,基层工作应与时俱进。然而,一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基层干部需要在多个系统重复录入数据,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基层减负,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工作效能。一方面,要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要开发更多实用的信息化工具,如移动办公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帮助基层干部高效处理工作事务。通过技术赋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