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不能,实不为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8-06 10:15   阅读量: 3130    ]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把新时代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肯干、会干、实干,遇到困难和风险不退缩不躲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找寻良策“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问题:古代官员如果出现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谁要对此负责?

《尚书·大传》中有记载:“百姓不亲,五品不训,则责司徒。”《韩诗外传》中记载:“群臣不正,人道不和,国多盗贼,人怨其上,则责之司徒。”这两处记载中的意思都是说,如果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不亲、不训、不正、不和等方面问题,就会认为是司徒无所作为,认定他没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孔子家语》中也有类似记载:“贤能而失官爵,功劳而失赏禄,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不平则饬司马。”在这里,如果赏罚不明、用人失当,那么,司马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由此联想到,《孟子》中有一个著名的“不能”和“不为”之辩:“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可见,不作为不担当并非今天所特有的问题,古代人也曾为此忧心劳神、煞费苦心;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旧时“不为”与今日“不为”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其原因都出在主观上动力不足,而非能力上的缺陷。

在一些人看来,干部安安分分,因能力“不足”而不作为,危害似乎并不大,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若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不尽其责,形同“公堂木偶”,那还要这位干部有何用?对此,荀子就认为:“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可以说,干部占着位子不作为,即便没有贪污受贿,仍不失为一种消极腐败行为。这类不作为的危害,往往是隐性的、潜在的,但也是巨大的。譬如,不作为导致改革政策“中梗阻”,错失发展机遇,造成的损失又岂止是经济上的?若是不作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还会失去民心,动摇执政基础,害处更是难以估量。

为官避事平生耻。被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的狄仁杰,为人刚正廉明、不畏权贵,为官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正是靠着勤勉赢得了老百姓赞誉。狄仁杰为官从不避事,后来被擢升为大理丞,掌管国家刑法大权。在其到任仅仅一年时间里,就处理了之前遗留下来的几千件案子,而且他断案公正,明察秋毫,老百姓无不畏服,一时之间在朝廷传为佳话,没有人不知道这位断案如神的大法官。“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相形之下,狄仁杰的前任们留下了堆积如山的案卷,怎能不令人反感呢?

优秀的共产党员从来都是用勤勉与担当诠释对党忠诚、对民负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进,把毕生心血献在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在干部群众眼中,他是出了名的“铁汉”,曾经连续64天吃住在车间里,正是靠着这股子劲头,硬是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军工企业,发展成为具有7大产业群的科技集团。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二字,他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敢闯敢拼,把党交办的任务搞得有声有色,也将共产党人精神永远留在国企职工群众心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把新时代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肯干、会干、实干,遇到困难和风险不退缩不躲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找寻良策“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储新兴)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