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历史眼光谋划工作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4-03 11:03   阅读量: 1358    ]

思路决定出路。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必须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眼光,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宽广视角,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过去、现在、未来,一脉相承。不熟悉历史,就找不到现实的根、看不准未来的路。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170多年的近现代史,97年的党领导人民的伟大社会革命史,近70年的新中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这些代代累积的昨天的实践,塑造着当今社会的景观和面貌,决定了我们现在坚持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影响着未来民族和文明的出路。唯有熟悉这些历史,才有可能深刻、准确理解我们所处历史方位、面临的历史任务、选择的道路和制度,才能培育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真正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贡献力量。

在我国历史传统中,政府历来是广义的,承担着无限责任。成立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符合群众的加强对“政府”监督的传统期待;吸收了我国传统监察文化中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等有益经验——改革源自人民的内心期待、根植厚重的历史土壤,这也是我们进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自信来源。

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眼光,关键要学会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历史观和宏阔的历史视野,更加深刻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弄清楚我们往哪里去。

这要求我们超越狭隘的本位主义,避免片面、机械地看问题,建立和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在每个时空节点、每项重大抉择前,都要既往前看,又往后看;既看自己,又看左右;既看现象,又看规律;既看现在,又看趋势——做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我们要走到更光辉的未来,就要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世界的宏阔视野里回望与前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会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党和国家机构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不断发展进步,党和国家机构也必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改革完善,这是普遍规律。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对党和国家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仅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而且对各领域改革发挥着体制支撑和保障作用。我们要从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出发,克服本位主义,自觉服从改革需要,服务改革大局。

能否建立宏阔视野,取决于所处的高度。站位决定视野,信仰决定角度。我们透过历史看到的景象,既取决于所站的位置,也取决于观察的角度。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眼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我们的观察是共产党人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观察,是来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观察。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善于从政治高度看问题、谋全局、抓工作,才能透视乱象与迷雾,明辨前进方向;才能排除干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培养历史思维,树立历史眼光,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谋划和推进现实各项工作中去,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贯通历史与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是难以正确认识中国的。”党员干部想问题、做决策既要有历史眼光,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智慧,又要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战鼓催征,正召唤我们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李玉长)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