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史今读】能吏廉吏吴棠

[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03-30 08:11   阅读量: 3536    ]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是说,有本事的官吏经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难了。笔者对此感悟颇深。吴棠(1813年8月19日-1876年7月20日),字仲宣,号棣华,清代安徽省泗州盱眙县三界市(今安徽省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人。吴棠不仅是位能吏,更是晚清时非常有名的廉吏。

首先,吴棠治国理政能力非凡。吴棠为官三十余年,历封疆大吏十六年,是皖东清史上唯一的封疆大臣,安徽清史上屈指可数的名人,中国漕运史上集权总督,在整个同治朝,一直与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曾国藩、陕甘总督左宗棠等疆臣齐名。咸丰年间“声震江淮”,“金石至交”李鸿章称其为“天子知名淮海吏”,翰林院编修钱振伦褒扬其督漕期间“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

其次,吴棠为官清正廉明。同治六年,吴棠出任四川总督,加都察院都御使、兵部尚书衔,署成都将军,在任拨捐输银赈济灾民,疏呈捐输之弊,要求清政府“讲求吏治,尤当慎于序补之先”。而在同治十年,吴棠弹劾李光召一事更是让其声震朝野。同治年间,商人李光召(有的资料上是李光昭。李系福建籍南洋商人,与太监李连英关系密切)与内廷权贵相互勾结,以重修圆明园的名义,从东南亚等地低价大量收购木材,然后高价卖与内务府,从中牟取暴利。此事,导致了大量官银外流,加剧国库的空虚,因为此事牵涉官员众多,并且涉及到大学士、军机大臣、亲王贝勒等一批朝廷重臣和皇室亲贵,恭亲王奕䜣、太子太保一等侯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肃毅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一等恪靖伯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左宗棠等不少知情官员为保住自己的前程,均装聋作哑、三缄其口。唯有四川总督吴棠得知此事后,毅然三次上书弹劾,请求清廷严厉追究此事,严惩大发不义之财的奸商李光召和与之狼狈为奸的贪官污吏,并向慈禧太后力陈此时重修圆明园有弊端,此事在清廷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足可看出吴棠不畏奸权的品行。在吴棠努力下,李光召被绳之以法,劳民伤财的圆明园就此停工,国人拍手称快。

勤政,是指克尽职守,勤于政事;廉政,是指清廉为官,廉洁从政。既勤政又廉政,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提倡,也为儒家思想所肯定,同时也受到百姓的称赞。吴棠一生勤政为民,清正廉明,晚清时代无人能比。吴棠气钦差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反腐风暴伴随着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现象,亟待解决。李克强总理曾多次痛斥,“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有作为。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碌碌无为的干部,要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公开曝光!失职渎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该处分的要处分,该撤职的要撤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前,必须关注“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在严防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抬头回潮的同时,在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重点整治庸政懒政怠政现象,特别是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确保广大党员干部既廉政又勤政,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明光市纪委监委 贡发明)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