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史今读】从杨震拒礼说开去

[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8-03-29 08:33   阅读量: 2080    ]

杨震(西元59一124),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东汉名臣。他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为官公正清廉。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自小好学,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他醉心教育事业,数十年未回复地方州郡长官征召他出仕做官的召请任,心无旁骛的设塾授徒。直到五十多岁,大将军邓骘推举他为茂才,才走上仕途。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王密深夜怀揣十斤金子拜访他,并称“深夜无人知”。杨震答:“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的拿着金子离开。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自此千古流传,后人因之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暮夜却金,体现了杨震慎独的高风亮节,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充满了教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加强自律关键是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

自古以来,许多廉洁官吏都采取不同方式拒礼,或题文自勉,心中自拒;或先声夺人,明牌告示;或晓之道义,当场拒绝;或薄受厚馈,婉言相拒;或援引案例,借以示人;或公之于众,以儆效尤等。相传,北宋包拯(曾在天长任过县令)过六十大寿时,寿礼一律拒收,并命他儿子包贵和王朝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道,第一个送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的太监。包拯对皇上送来的寿礼照样拒收。老太监便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王朝把诗拿给包拯。包拯在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包公拒礼在天长民间广为传诵。

据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代哲学家王廷相讲过一个乘轿见闻——《轿夫失足》:一天,他乘轿进城,途中遇雨,轿子行得极慢。仔细一看,原来轿夫穿了一双新鞋,正很小心地躲避那泥水。不料,到长安街后,路更难走,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坑。自此,他不再爱惜自己,不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浑身上下已无净处。王廷相感慨:“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凡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祸起于微处,很多干部的落马往往起源于一次谢恩宴、一张购物卡、甚至一条烟一瓶酒,而后贪欲渐长,堕进深渊,辜负了组织的栽培,葬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

当官拒礼,不是小事一桩。抵制送礼收礼歪风要靠自律,拒礼必须正身清心。“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古训人人皆知,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却抵不住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人前道貌岸然、信誓旦旦,人后暴露出贪婪的本性,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了政治上的两面人,走上了不归路。以至被组织查处,又用“为了给妻儿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之类的“真心话”为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辩解。而回望历史,杨震不仅廉洁从政,还树立“清白吏子孙”的家规家训。杨震在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太守期间,他的子孙们与平民百姓一样,素菜为食,徒步往来,生活十分简朴。亲朋好友劝他为子孙后代置办些产业,杨震坚决不肯,他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可见,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必先修心,只有树立崇高的精神精神信念,补足思想之“钙”,口中允诺都是发自肺腑,才能真的做到心口一致,表里如一。

而今,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坚持严以律己,在无人处约束自己,在微小处控制自己,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将他律变成自律,尤其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在思想和行动上筑牢拒礼防线,思想上多一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清醒自觉,行动上多一些“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坚定果决,始终保持“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涨船高岸不移”的心态,对于那些怀有不可告人目的的送礼者,当拒之门外。(天长市纪委监委 陈晨)

分享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